首页 > 女性沙龙 > 亲子乐园 > 正文

文章信息:【发布日期:2018年09月18日 15:22 浏览量:

如何引导孩子交朋友与维护友谊





前些天在参观美国一个儿童机构时,看到一幅画,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,题目是你做好上幼儿园地准备了吗?画上有五幅图,每一幅图代表一种幼儿园入园必备能力。第一幅是我会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;第二幅是我会交朋友;第三幅是我会表达我的情绪;第四幅是我会使用语言(很有意思的是,配图是一个小孩在大哭,因为当孩子的语言能力不足时,他们常常会用哭闹、打人等方式来表达);第五幅画,我会轮流和分享。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自理能力外,其余四项都是与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相关的内容。

为什么国外幼儿教育对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方面如此重视? 这让我想起了2015年发表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的一项20年队列随访研究,这项研究预测儿童早期的心理社会能力对其成年期的影响。研究者在1991年评估了一下四个地方大约800名幼儿园孩子的心理社会能力,然后在后来的20年多年中,追踪他们的成长过程,记录一些他们生命中里程碑的事件直到25岁。研究发现在幼儿园时期合作、分享、帮助别人、解决冲突等社会心理能力发展比较好的儿童,长大后会接受更多的教育(完成高中学业,上大学的比例都更高)、找到全职工作的比例更高,而在1991年测评时心理社会能力表现比较差的这些孩子,成年后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更低,吸毒、进监狱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更高。

正是基于很多专业的、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,国外的家庭和儿童教育者对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格外重视。不管是幼儿园、中小学,还是儿童图书馆、博物馆等各类儿童机构,都融入了大量促进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的活动和内容。这方面的儿童绘本也是很丰富的,很多绘本是由心理学家、教育学家、临床心理咨询师等专业、资深人士撰写,以孩子容易接受的,生动、有趣的故事场景,将培养孩子积极心理发展以及孩子成长中需要知道的道理蕴涵其中,有很多绘本后面还会有这些专业人士给家长的建议。

如何引导孩子交朋友与维护友谊

如何建立友谊

当孩子面对新的环境时(比如,开始在新的学校上学、搬家到新的地方时),建立友谊的能力尤为重要。有些孩子比较容易交到朋友,但对于很多孩子而言,建立友谊并不是那么轻松和容易的事情。如果孩子感到害羞,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,不敢加入小朋友们的活动中,不敢邀请别人一起玩时,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呢?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归因理论。

归因是指人们如何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,通常有三个维度:

内部/外部、

稳定/不稳定、

可控/不可控。

比如,你想邀请小朋友一起玩跷跷板,但对方正在玩滑滑梯,没有接受你的邀请。有的孩子会把这个拒绝归因在外部因素,他可能玩滑滑梯玩的正高兴,所以没有接受我的邀请;而有的小朋友会觉得是我自己不讨人喜欢,别人都不愿意和我一起玩,这样的话,就把被拒绝的原因归结到自己内部因素上了。同样是这个例子,第一个小朋友归因的是不稳定的、可控的因素。如果拒绝的原因是对方玩滑滑梯正高兴,那这个因素只是暂时的,等一会他说不定就对跷跷板感兴趣了,还可以再次邀请他玩;第二个小朋友把对方的拒绝归因在自己不讨人喜欢这种自身特点上,但这种特点是小朋友在短期内很难做出改变的因素,就会让他感到很无助和自卑。

因此,归因理论认为当发生了一件坏事的时候,如果一个人将其归因为外部因素、不稳定、可控因素导致,那么会感觉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成败有一定的掌控作用,这样就会比较积极乐观、勇于尝试。归因风格是人们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,积极心理之父塞利格曼认为归因风格在人们8岁左右的时候就可能成型了,但是这种风格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而改变的。

恰当归因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能力,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。 比如,当孩子开始上幼儿园,害羞、不敢交朋友时,家长可以告诉孩子,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害羞的时候,刚开始和陌生人交流或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时,很多人都会感到紧张和害羞。这样引导的话,家长就把孩子目前出现的这种状态归因为外部、不稳定、可控因素(是刚上幼儿园这件事和这种暂时的状态,而不是孩子的内向、胆小等这些内在、不可控的因素);另外,父母这样说的话,孩子会觉得原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,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,紧张焦虑的情绪会有所缓解。家长对孩子害羞的情绪状态表示理解,告诉孩子当你感到害羞的时候,即使跟别人打个招呼,有时候也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。但你可以经常练习,练习的越多,就会变得越容易。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解决的办法,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自己有能力控制和应对。

 


-
Baidu
map